大暑,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,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20度?!对铝钇呤蚣狻分姓f:“大暑,六月中。暑,熱也,就熱之中分為大小,月初為小,月中為大,今則熱氣猶大也?!?/span>
盛夏酷暑,炎熱難捱,空調、冰棍、雪糕齊齊上陣,也驅除不了夏日炎熱帶來的那份煩躁。有時候不禁想,古人沒有空調、冰棍、雪糕,如何熬過這炎炎夏日的呢?心念起,遂往書房隨古詩詞一探究竟。
銷 暑
[唐] 白居易
何以銷煩暑,端居一院中。
眼前無長物,窗下有清風。
熱散由心靜,涼生為室空。
此時身自得,難更與人同。
不得不說,白居易真的是個相當隨遇而安的人,即使在簡陋的室內,也能心平氣和地臨窗而坐,等清風來,等燥熱散,等身心獲得涼爽之感。這就是所謂的“心靜自然涼”吧。
夏日山中
[唐] 李白
懶搖白羽扇,裸袒青林中。
脫巾掛石壁,露頂灑松風。
浪漫主義詩人李白,盛夏時節袒胸露頂,棲身林下,赤身取涼,如此豪放不羈的取涼方法,僅適合部分人在家中使用,以免被人誤解。
暮熱游荷花池上
[南宋] 楊萬里
細草搖頭忽報儂,披襟攔得一西風。
荷花入暮猶愁熱,低面深藏碧傘中。
楊萬里把盛夏傍晚在荷花池畔納涼的快意寫得意趣盎然,引人心神向往。而傍晚時分,太陽所留下的燥熱漸退,湖畔林下確實是個不錯的納涼去處。
細品古詩三兩首,心靜了些,熱散了些。突然發現,除上古人在三首詩中提到的盛夏消暑方法,其實靜坐書房,書香也能攜一縷清涼入心,撫慰夏日里的那份躁動的情緒。
備注:非產品圖片均來自攝圖網
上一篇:華頌助學 | 關注中國設計的未來